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快遞下鄉跑出加速度:前4月農村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30%
更新時間:2019-5-24 9:07:47    來源:新華網

  今年前4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70.7億件,同比增長24.8%。快遞行業市場規模高位運行的同時,發展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農村快遞增長迅猛,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行業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

  國家郵政局等7部門日前印發意見提出,要進一步補齊農村服務短板,到2022年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一系列新舉措將有力支撐農村電商發展,并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49.2億件,同比增長31.1%;業務收入完成592.5億元,同比增長26.8%,量質齊升,兩位數增長態勢不減。

  市場規模高位運行,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件

  “我國快遞行業市場規模持續高位運行,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引擎之一。”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說,1—4月快遞業務量完成170.7億件,同比增長24.8%,是同期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現代服務業處于領先地位。

  更可喜的是,快遞行業不僅長“塊頭”,“肌肉”也跟著長,行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1—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135.4億元,同比增長22.8%;行業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件,最高達1.8億件,單月快遞業務量已接近50億件數量級。

  “快遞企業對行業增長前景普遍看好,行業企業正加快自主航空運輸能力建設、加快分揀中心改擴建和設備升級改造,并積極布局跨境網絡,行業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劉江說。

  農村快遞增長迅猛,成為行業新增長點。“前4月,農村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超過30%,比城市高了7個百分點以上,服務農產品銷售超過1200億元,支撐農村網絡零售額接近5000億元,迸發出強大動力。”劉江說。

  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劉江表示,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快遞領域投融資依舊活躍,基于“互聯網+快遞”的創業創新層出不窮,成為新經濟的亮點和資本市場的明星行業。

  但也要看到,我國快遞行業東強西弱、城市強農村弱的格局仍未改變。1—4月份,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8%、12.7%和7.5%。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我國快遞行業區域結構與東中西部產業結構息息相關。”劉江說,得益于義烏等城市的產業集聚效應,前4月廣東、浙江、江蘇分別完成快遞業務量45.6億件、33.7億件和15.7億件,同比分別增長31.2%、31.4%和30.2%,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個、4個和3.5個百分點,3省對全國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3。

  打造無人機農村投遞示范區,補齊農村服務短板

  “農產品寄遞是快遞業未來發展的一片藍海。”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說,快遞行業想更上一個臺階,補齊農村服務短板,做大做強農村市場尤為關鍵。

  截至4月,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2.6%。但相比城鎮,農村快遞服務仍存在網絡設施建設滯后、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覆蓋率低、冷鏈快遞服務能力弱、寄遞服務成本高等問題。

  為此,日前,國家郵政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目前,全國74.9%的建制村尚未配備農村電商配送站點。”金京華說,針對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意見》從規劃、政策、資金等方面全方位給予支持。

  解決地從哪兒來,《意見》提出,推動將縣域郵政業發展內容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村郵站建設納入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目錄。解決錢從哪兒來,《意見》明確,中央基建投資要對農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各地鄉村振興專項資金,要對農產品寄遞物流網絡、現代化冷鏈寄遞設施以及村級電商配送站點等建設給予支持。解決怎么干,《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建立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快遞物流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布局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地,打造無人機農村投遞示范區。

  “同時,我們將鼓勵、指導快遞企業在業務量小的鄉鎮共享資源,不分品牌統一開展收、揀、運、投業務,降低企業布網設點成本,從而解決農村寄遞物流網絡運行效率低、寄遞服務成本高的難題。”金京華說。

  此外,《意見》還鼓勵跨行業合作,尤其是交郵協作,利用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降低流通成本。

  面對行業未來發展的藍海,《意見》還未雨綢繆,特別指出要切實加強農村快遞包裝治理,高起點發展農村綠色寄遞。《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研究建立農產品綠色包裝補貼機制,支持社會資本探索設立快遞綠色包裝產業發展基金,促進農產品綠色包裝研發、生產和推廣使用,推動農產品寄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

  2022年村村通快遞,助力鄉村振興

  深挖農村市場,不僅有利于快遞行業做大做強,還將有力支撐農村電商發展。數據顯示,一季度,僅通過郵政企業渠道配送進城的農特產品就有10.5萬噸,同比增長56.6%,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堅實力量。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郵政服務鄉鄉有局所、建制村直通郵,快遞服務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鞏固脫貧成果。”金京華說。

  近年來,隨著“郵政在鄉”“快遞下鄉”工程的持續推進,快遞行業成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快遞企業共打造服務農業“一地一品”項目905個,培育出了江蘇沭陽花木、福建泉州茶葉、廣西柳州螺螄粉、安徽亳州花草茶、江西贛州臍橙、陜西寶雞獼猴桃、湖北黃岡蘄艾、廣東梅州金柚等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金牌農業項目20個,形成快遞業務量3.66億件,帶動農業產值407.3億元。

  金京華表示,這次《意見》發布,在助力農產品銷售、延長農產品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如:繼續實施“一地一品”示范工程,推廣“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加強農商互聯,發布農特產品寄遞服務標準;加強農民快遞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當地電商快遞致富帶頭人等。“這些舉措的落地實施,將有效促進農產品流通方式轉型,破解銷售難問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更好地發揮產業興農作用,從而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李心萍)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快遞下鄉跑出加速度:前4月農村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30%
2019-5-24 9:07:47    來源:新華網

  今年前4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70.7億件,同比增長24.8%。快遞行業市場規模高位運行的同時,發展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農村快遞增長迅猛,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行業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

  國家郵政局等7部門日前印發意見提出,要進一步補齊農村服務短板,到2022年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一系列新舉措將有力支撐農村電商發展,并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49.2億件,同比增長31.1%;業務收入完成592.5億元,同比增長26.8%,量質齊升,兩位數增長態勢不減。

  市場規模高位運行,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件

  “我國快遞行業市場規模持續高位運行,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引擎之一。”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說,1—4月快遞業務量完成170.7億件,同比增長24.8%,是同期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現代服務業處于領先地位。

  更可喜的是,快遞行業不僅長“塊頭”,“肌肉”也跟著長,行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1—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135.4億元,同比增長22.8%;行業日均快件處理量達1.6億件,最高達1.8億件,單月快遞業務量已接近50億件數量級。

  “快遞企業對行業增長前景普遍看好,行業企業正加快自主航空運輸能力建設、加快分揀中心改擴建和設備升級改造,并積極布局跨境網絡,行業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服務能力有望持續提高。”劉江說。

  農村快遞增長迅猛,成為行業新增長點。“前4月,農村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超過30%,比城市高了7個百分點以上,服務農產品銷售超過1200億元,支撐農村網絡零售額接近5000億元,迸發出強大動力。”劉江說。

  投融資活躍度不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劉江表示,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快遞領域投融資依舊活躍,基于“互聯網+快遞”的創業創新層出不窮,成為新經濟的亮點和資本市場的明星行業。

  但也要看到,我國快遞行業東強西弱、城市強農村弱的格局仍未改變。1—4月份,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8%、12.7%和7.5%。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我國快遞行業區域結構與東中西部產業結構息息相關。”劉江說,得益于義烏等城市的產業集聚效應,前4月廣東、浙江、江蘇分別完成快遞業務量45.6億件、33.7億件和15.7億件,同比分別增長31.2%、31.4%和30.2%,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個、4個和3.5個百分點,3省對全國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3。

  打造無人機農村投遞示范區,補齊農村服務短板

  “農產品寄遞是快遞業未來發展的一片藍海。”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說,快遞行業想更上一個臺階,補齊農村服務短板,做大做強農村市場尤為關鍵。

  截至4月,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2.6%。但相比城鎮,農村快遞服務仍存在網絡設施建設滯后、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覆蓋率低、冷鏈快遞服務能力弱、寄遞服務成本高等問題。

  為此,日前,國家郵政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目前,全國74.9%的建制村尚未配備農村電商配送站點。”金京華說,針對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意見》從規劃、政策、資金等方面全方位給予支持。

  解決地從哪兒來,《意見》提出,推動將縣域郵政業發展內容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村郵站建設納入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目錄。解決錢從哪兒來,《意見》明確,中央基建投資要對農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各地鄉村振興專項資金,要對農產品寄遞物流網絡、現代化冷鏈寄遞設施以及村級電商配送站點等建設給予支持。解決怎么干,《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建立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快遞物流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布局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地,打造無人機農村投遞示范區。

  “同時,我們將鼓勵、指導快遞企業在業務量小的鄉鎮共享資源,不分品牌統一開展收、揀、運、投業務,降低企業布網設點成本,從而解決農村寄遞物流網絡運行效率低、寄遞服務成本高的難題。”金京華說。

  此外,《意見》還鼓勵跨行業合作,尤其是交郵協作,利用農村客運班車代運郵件快件,降低流通成本。

  面對行業未來發展的藍海,《意見》還未雨綢繆,特別指出要切實加強農村快遞包裝治理,高起點發展農村綠色寄遞。《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研究建立農產品綠色包裝補貼機制,支持社會資本探索設立快遞綠色包裝產業發展基金,促進農產品綠色包裝研發、生產和推廣使用,推動農產品寄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

  2022年村村通快遞,助力鄉村振興

  深挖農村市場,不僅有利于快遞行業做大做強,還將有力支撐農村電商發展。數據顯示,一季度,僅通過郵政企業渠道配送進城的農特產品就有10.5萬噸,同比增長56.6%,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堅實力量。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郵政服務鄉鄉有局所、建制村直通郵,快遞服務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鞏固脫貧成果。”金京華說。

  近年來,隨著“郵政在鄉”“快遞下鄉”工程的持續推進,快遞行業成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快遞企業共打造服務農業“一地一品”項目905個,培育出了江蘇沭陽花木、福建泉州茶葉、廣西柳州螺螄粉、安徽亳州花草茶、江西贛州臍橙、陜西寶雞獼猴桃、湖北黃岡蘄艾、廣東梅州金柚等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金牌農業項目20個,形成快遞業務量3.66億件,帶動農業產值407.3億元。

  金京華表示,這次《意見》發布,在助力農產品銷售、延長農產品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如:繼續實施“一地一品”示范工程,推廣“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加強農商互聯,發布農特產品寄遞服務標準;加強農民快遞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當地電商快遞致富帶頭人等。“這些舉措的落地實施,將有效促進農產品流通方式轉型,破解銷售難問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更好地發揮產業興農作用,從而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李心萍)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