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時政微觀察丨如何做好排頭兵?總書記為廣東劃重點
更新時間:2023-4-16 16:41: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廣東,背靠南嶺,面朝南海,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地之一,長期以來得風氣之先。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調研,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第四次來這里考察。四天時間,總書記深入企業、港口、農村等地,為廣東發展明確方向、指引路徑。

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在13日省委省政府的匯報會上,總書記為廣東劃了一個重點,就是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為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俯瞰廣州。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幾年來,粵港澳三地加速融合發展,大灣區以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8000多萬的熱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這次廣東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湛江徐聞港強調,要把港口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在樂金顯示廣州制造基地,總書記向外國投資者發出邀請:到中國來,到廣東來,到粵港澳大灣區來,深耕中國市場,創造企業發展新輝煌。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市場優勢會更加明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潛力無限。

4月6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第一批20個典型案例公布,其中涉及營商環境類的就有7個。如:前海率先探索域外法適用機制,對推進法律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積累新鮮經驗;跨境信用報告格式規范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認奠定了基礎,為中國與世界范圍內其他經濟體跨境信用合作提供借鑒等。

△一輛從香港開往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入境珠海。

此外,通達全球的交通體系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提供更多可能。

隨著廣深港跨境長途高鐵全面恢復,廣汕高鐵全線正線鋪軌完成,南珠(中)城際項目開工,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基礎設施建設日漸完備。

△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色

大灣區11座城市均有港口,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區域性港口群之一,區域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灣區之首。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7座運輸機場、17條跑道,旅客吞吐量達4.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建成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

從太空俯瞰地球,在衛星夜景圖中,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這個藍色星球上燈火最璀璨的區域之一。

——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

何為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闡釋:“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廣東是汽車大省,2022年汽車產量達410萬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不僅傳統汽車產業龐大,比亞迪、廣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也日漸成為廣東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中國是個大國,要重視實體經濟,走自力更生之路。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要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廣汽埃安總裝車間智能生產線

從“有”轉向“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必由之路。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動力源,廣東正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

今年農歷新年后首個工作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將突出深化粵港澳合作,建立并協調落實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年度任務清單。

此后,前海管理局攜手香港發布《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推動大灣區培育科技創新的豐沃土壤;《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印發,對科技研發與高端制造產業、澳門品牌工業等185個門類予以支持……

△位于深圳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預計今年啟動區的合成生物大科學裝置將部分投入使用。

截至今年2月,大灣區已集聚獨角獸企業51家,約占全國的1/6、全球的1/20。廣東的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從探索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正持續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中國式現代化”,是貫穿總書記這次廣東考察的一個關鍵詞。

在湛江徐聞縣大水橋水庫,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

在茂名根子鎮柏橋村,總書記對村民們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在匯報會上,總書記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前三次考察廣東時,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了珠三角、粵北、粵東。這次來到湛江、茂名所在的粵西,傳遞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強烈信號。同時強調把水資源優化配置抓好,而這也是推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要手段。

△自動駕駛汽車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展道路測試。

提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總書記有著深遠的考量。

從全國看,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要逐步解決的一個問題。廣東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探索,將為全國提供經驗借鑒。

近幾年,大灣區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加大產業轉移力度,統籌珠三角9市與粵東西北生產力布局,帶動周邊地區加快發展;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廣東肇慶打造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在江西贛州打造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與京津冀、長三角、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協同發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作為中國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在優勢互補中開拓新局,具有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獨特優勢。

△港珠澳大橋

潮涌大灣,千帆競渡。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篇大文章抓緊做實,廣東一定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時政微觀察丨如何做好排頭兵?總書記為廣東劃重點
    2023-4-16 16:41: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廣東,背靠南嶺,面朝南海,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地之一,長期以來得風氣之先。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調研,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第四次來這里考察。四天時間,總書記深入企業、港口、農村等地,為廣東發展明確方向、指引路徑。

    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在13日省委省政府的匯報會上,總書記為廣東劃了一個重點,就是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為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俯瞰廣州。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幾年來,粵港澳三地加速融合發展,大灣區以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8000多萬的熱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這次廣東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湛江徐聞港強調,要把港口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在樂金顯示廣州制造基地,總書記向外國投資者發出邀請:到中國來,到廣東來,到粵港澳大灣區來,深耕中國市場,創造企業發展新輝煌。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市場優勢會更加明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潛力無限。

    4月6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第一批20個典型案例公布,其中涉及營商環境類的就有7個。如:前海率先探索域外法適用機制,對推進法律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積累新鮮經驗;跨境信用報告格式規范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認奠定了基礎,為中國與世界范圍內其他經濟體跨境信用合作提供借鑒等。

    △一輛從香港開往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入境珠海。

    此外,通達全球的交通體系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提供更多可能。

    隨著廣深港跨境長途高鐵全面恢復,廣汕高鐵全線正線鋪軌完成,南珠(中)城際項目開工,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基礎設施建設日漸完備。

    △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色

    大灣區11座城市均有港口,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區域性港口群之一,區域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灣區之首。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7座運輸機場、17條跑道,旅客吞吐量達4.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建成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

    從太空俯瞰地球,在衛星夜景圖中,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這個藍色星球上燈火最璀璨的區域之一。

    ——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

    何為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闡釋:“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廣東是汽車大省,2022年汽車產量達410萬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不僅傳統汽車產業龐大,比亞迪、廣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也日漸成為廣東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中國是個大國,要重視實體經濟,走自力更生之路。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要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廣汽埃安總裝車間智能生產線

    從“有”轉向“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必由之路。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動力源,廣東正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

    今年農歷新年后首個工作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將突出深化粵港澳合作,建立并協調落實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年度任務清單。

    此后,前海管理局攜手香港發布《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推動大灣區培育科技創新的豐沃土壤;《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印發,對科技研發與高端制造產業、澳門品牌工業等185個門類予以支持……

    △位于深圳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預計今年啟動區的合成生物大科學裝置將部分投入使用。

    截至今年2月,大灣區已集聚獨角獸企業51家,約占全國的1/6、全球的1/20。廣東的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從探索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正持續發揮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中國式現代化”,是貫穿總書記這次廣東考察的一個關鍵詞。

    在湛江徐聞縣大水橋水庫,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

    在茂名根子鎮柏橋村,總書記對村民們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在匯報會上,總書記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前三次考察廣東時,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了珠三角、粵北、粵東。這次來到湛江、茂名所在的粵西,傳遞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強烈信號。同時強調把水資源優化配置抓好,而這也是推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要手段。

    △自動駕駛汽車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展道路測試。

    提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總書記有著深遠的考量。

    從全國看,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要逐步解決的一個問題。廣東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探索,將為全國提供經驗借鑒。

    近幾年,大灣區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加大產業轉移力度,統籌珠三角9市與粵東西北生產力布局,帶動周邊地區加快發展;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廣東肇慶打造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在江西贛州打造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與京津冀、長三角、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協同發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作為中國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在優勢互補中開拓新局,具有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獨特優勢。

    △港珠澳大橋

    潮涌大灣,千帆競渡。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篇大文章抓緊做實,廣東一定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