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潮頭觀瀾丨瓣瓣同心 再譜新篇
更新時間:2023-5-13 8:24:58    來源:央視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以“花”為喻,形象地闡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

從中國地圖上看,京津冀地處雄雞版圖的咽喉位置、環渤海心臟地帶。自古以來,這里山同脈、水同源,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京津冀逐步成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

△北京國貿。(圖/視覺中國)

但在地區發展過程中,不均衡、不協調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成為現實的矛盾。一方面,京津兩極過于“肥胖”,特別是人口過多、交通擁堵,一度成為困擾北京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虹吸效應”導致河北的中小城市過于“瘦弱”,面臨“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尷尬局面。

在對三地調研和思考的基礎上,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他強調,“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天津、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也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跳出“一城一地”得失來思考發展路徑,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在邏輯。

△位于渤海灣穹頂處的滄州黃驊港。(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后,總書記多次到京津冀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相關會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指引方向。從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到印發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到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

“一核”輻射 “兩翼”齊飛

9年多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藍圖不斷化為施工圖。“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逐漸顯現。

△雄安站。(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從空間布局看,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齊飛,未來之城加速崛起。目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

隨著跨區域重大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高速公路串聯起“軌道上的京津冀”,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在產業升級轉移方面,北京針對“大城市病”對癥下藥,“瘦身健體”效果顯現;天津、河北做好產業承接,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11月正式掛牌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到2022年注冊企業已突破4000家,其中北京來津企業850家,數量穩步提升。

△雄安郊野公園。(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空間初步形成,藍天下的京津冀越來越美。2022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低60%以上。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均動態達到國家“十四五”目標要求,劣V類斷面全面消除。

內外發力、加減并用,“一盤棋”觀念讓京津冀協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2022年,京津冀地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區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如今,京津冀協同之“花”正絢麗綻放。

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巨大,統籌區域發展始終是一個重大問題。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并就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作出新部署,聯通東中西,協調南北方,不斷拓寬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空間。

△湖北宜昌至喜長江大橋。(圖/視覺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放眼神州大地,從京津冀、長三角到珠三角,從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隨著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的增長極逐步成型,“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的協調之花次第綻放,繪就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畫卷。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潮頭觀瀾丨瓣瓣同心 再譜新篇
2023-5-13 8:24:58    來源:央視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以“花”為喻,形象地闡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

從中國地圖上看,京津冀地處雄雞版圖的咽喉位置、環渤海心臟地帶。自古以來,這里山同脈、水同源,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京津冀逐步成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

△北京國貿。(圖/視覺中國)

但在地區發展過程中,不均衡、不協調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成為現實的矛盾。一方面,京津兩極過于“肥胖”,特別是人口過多、交通擁堵,一度成為困擾北京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虹吸效應”導致河北的中小城市過于“瘦弱”,面臨“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尷尬局面。

在對三地調研和思考的基礎上,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他強調,“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天津、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也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跳出“一城一地”得失來思考發展路徑,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在邏輯。

△位于渤海灣穹頂處的滄州黃驊港。(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后,總書記多次到京津冀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相關會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指引方向。從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到印發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到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

“一核”輻射 “兩翼”齊飛

9年多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藍圖不斷化為施工圖。“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逐漸顯現。

△雄安站。(總臺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從空間布局看,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齊飛,未來之城加速崛起。目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

隨著跨區域重大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高速公路串聯起“軌道上的京津冀”,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在產業升級轉移方面,北京針對“大城市病”對癥下藥,“瘦身健體”效果顯現;天津、河北做好產業承接,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11月正式掛牌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到2022年注冊企業已突破4000家,其中北京來津企業850家,數量穩步提升。

△雄安郊野公園。(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空間初步形成,藍天下的京津冀越來越美。2022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低60%以上。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均動態達到國家“十四五”目標要求,劣V類斷面全面消除。

內外發力、加減并用,“一盤棋”觀念讓京津冀協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2022年,京津冀地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區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如今,京津冀協同之“花”正絢麗綻放。

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巨大,統籌區域發展始終是一個重大問題。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并就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作出新部署,聯通東中西,協調南北方,不斷拓寬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空間。

△湖北宜昌至喜長江大橋。(圖/視覺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放眼神州大地,從京津冀、長三角到珠三角,從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隨著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的增長極逐步成型,“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的協調之花次第綻放,繪就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畫卷。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